欢迎访问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辟谣平台

艺术展厅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艺术展厅 > 书法作品展

【群文艺术空间•微展厅第六十二期】“金石永年——历代石刻艺术拓片系列展之八:汲古润金 金石哉道”线上展第二期

来源: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时间:2022-04-15访问量:
图片

图片



根据南宁市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从2022年3月18日起闭馆,原定于3月19日-4月19日在我馆一楼美术展厅举办的 “金石永年——历代石刻艺术拓片系列展之八:汲古润金 金石哉道”线下展览暂停展出。我馆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的同时,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开展线上微展厅等文化惠民活动,此次“金石永年——历代石刻艺术拓片系列展之八:汲古润金 金石哉道”线上微展厅将分作三期,展示历代石刻艺术拓片,希望能以此带观众一领先人的智慧与才思,感受镌刻着岁月的记忆与风貌,不断为人民带来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 展览信息 ·



· 策展人:陶义美、韦伟斌、徐永茂、李方重、熊海容、董伟伟


· 主办单位:广西书法家协会、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广西金石研究会、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教职工党支部





图片

02

图片

· 前言 ·


图片

华夏先民仰观天象,俯察万物,以日月之形,山河之势, 鸟兽之迹,创造出了特有的一种象形文字一汉字, 秦以前称之“文”,秦以后谓之“书”。汉字出现伊始就包含了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的认知,对生活的探究,对生命的感悟,对美的表达。不仅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生活简单描摹,而充满了哲学思想。中国文字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载体就是甲骨了,距今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此同时,先民以金石之器记录事件、人物得以永久地传递给后代正如《墨子·天志中》所载:“书其事于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楷书的形成与盛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无论纸本墨迹,抑或金石刻凿,楷书都表现出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楷书在官方或民间强大生命力,使得碑刻文字由此大兴。

宋太宗重文喜文,酷爱书学,光罗书家,建秘阁,搜墨迹,收墨宝,传拓古迹刻石。“上有所好,下必甚矣”,一时间,追古尚意,刻帖之风盛行。虽然经过了千年的战争和天灾人祸,至今仍保留存世的大量的“宋拓本”。金石学是以石刻文字及铜器铭文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宋朝士大夫多好古者,出现了第一批有分量的金石学研究专著,这对宋代乃至后世的金石学发展,无疑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北宋的欧阳修一生收藏碑帖拓本一千卷余,并编写了《集古录》。赵明诚与妻李清照一生酷嗜金石,对周朝以来金石遗文无所不涉,后辑成《金石录》传世。石刻的传拓和拓片的收藏上起三代,下至隋唐五代,都有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汇集研究专著,为后世留下了大有裨益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献。

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欧阳率更见索靖所书古碑,驻马观之,良久而去;赵崡足踏周之京畿、汉之郊野,遍访古迹。顾炎武少年便周游天下,所到名山、巨镇、祠庙之迹,登危峰,探深壑,履荒榛,遇可读碑文必抄录。若得前所未见,则喜不能寐;自我放逐于碑崖古刹,寻一份“游好之心”实为一大幸事,常流连于山川者,便得凝结于心之金石气息、山川气魄,古人访碑,其意在研究金石,得新材料,以神阙经史,荒村野落,披斩蓁莽,往往得千载以上之弃石,至于篆隶书法,不过抄写碑文之余,偶然留心。有好书者,癖之数十年,如邓完白专学碑版篆隶,遂开有清二百年新风,继踵者代不乏人。今之访碑者,多访名碑,其意在学书,学书之法,首重墨迹,其次碑石,其次佳拓,若亲抚原石,想见挥运,自能有得,碑铭制度,亦皆嘹然。近年新见汉刻,皆考古家所得,考古家意在文字,书家专心书艺,清人则兼之,故其篆隶能得金石气。金石气者,文主其心,非徒摹学石刻斑驳也。”金石碑刻见证了历朝历代的重大事件。璀璨的中华文化蕴藏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滥觞于先秦时代的甲骨、青铜器以及石碑等物质载体承载了厚重的中华文明。

我们传统文化中一直有后朝为前朝修史的悠久传统,西方现代美学创始人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后人修前人之史必然会带有后人的立场与史观,记载内容多为后朝当政者认为可以流传于后世的事迹,而其中是非褒贬,或失于实。金石碑刻为则为当时所立,所载之事自当可信不疑。而金石拓本保存的是碑刻最原始的风貌,通过拓本,我们可以触碰到古人留下的遗泽,直接感受前贤亲承之道,也就如同亲见前贤之面,千载之上,与前贤隔空对话,感受前贤所要表达和传递的文化思想。通过金石、穿过时空,汲古润今找寻中华民族的文明安放之所。如僧安道壹在铁山《石颂》中说:“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亦如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所云:“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徐永茂 董伟伟

2022年3月





图片

03

图片

· 作品欣赏 ·


图片


图片

宁贙碑 隋


图片 

祈雨铭 东汉



图片

三娘供养残碑 南北朝


图片 

三体石经 曹魏 (1)


图片 三体石经 曹魏 (2)



图片

石堂会石窟题记 北魏


图片 泗水残石 唐朝


图片

 苏轼杏花碑一 宋朝


图片

唐陆尚宾书勒佛经残石拓本 唐朝



图片

魏驡骧将军墓志 南北朝


图片

蜗皇宫刻经 北齐



图片

吴道子十八罗汉线刻图一 明朝


图片

吴道子十八罗汉线刻图二 明朝


图片

 吴道子十八罗汉线刻图三 明朝 山西

图片

 五凤刻石 西汉



图片

五品宫人志 隋



图片

显赫之仪仗 汉朝



图片

响堂山石窟刻经之一 北齐



图片

响堂山石窟刻经之二 北齐



图片

荀岳墓志 西晋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供稿|美术部

编辑|彭知之

责编|黄冬晓

审核|韦小海 陈春燕 赵岚 韦伟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