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官网!

收藏本站|设为首页|辟谣平台

群文创作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群文创作 > 群文理论

业余合唱队辅导琐谈

来源:南宁市群众艺术馆时间:2017-12-23访问量:

       合唱——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力度鲜明、对比强烈、变化无穷、表现力强,一直被誉为声乐的最高形式。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需求的逐步增长,它正日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并逐渐加入到行列中来。 


       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是群艺馆与文化馆的职责之一,而合唱辅导是此职责中的应有之义。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在对比了一些辅导员的工作方法之后,笔者琐碎地记下了一些感受,现将其整理成文,与各位辅导员们商榷。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指的“辅导”不仅包括从馆里下去的同志,同时也包括在馆里的工作人员未到达前担任选歌、教歌及参与组织和指挥工作的同志。因为,一个馆的工作范围往往不只是一个单位,想在同一时间里,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单位实有困难。在馆里的辅导员到达之前,各单位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早已展开了。如果前期工作存在很大的漏洞,即使馆里下去的辅导员尽力而为,往往也会为时过晚。 

  

      1 、定义问题 


       什么是“合唱”?一提起这个问题,专业人士自然会从教科书或音乐辞典中想起下列定义:“合唱是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寡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二部合唱等。最常用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但,如果专业人士由此而以为这个定义人人皆知,恐怕就有失偏颇了。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曾见过个别乡镇队伍: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好,起落得很整齐,歌声很嘹亮,各段层次也算鲜明,却只是得了个最低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把“合唱”二字误解为是“大家合在一起唱”,忽视了合唱最低限度也必须有两个声部这个前提,结果是把“合唱”弄成了大齐唱! 


         这能怨群众水平低吗?不能。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社会定位。参加合唱只是他们的一种兴趣或只是一项临时任务,而不是他们的专业。他们没操过这份心。 


         这个问题的出现,要怪大概还是应怪我们的辅导员尽责任时不够仔细吧! 

  

      2、声部安排问题 


     “男女同唱乐谱中的同一个音,男声的实际音高比女声低八度”,这个常识非常重要。弄不清这一点,就有可能在和声式二部(指两个以上声部用几乎相同的节奏演唱不同的声部)的人声安排上出现不当。如: 

  

       5  —  —  6 | 5  —  —  — || 

       3  —  —  1 | 2  —  —  — || 

  

       这两个声部,在让女高唱上声部、女低唱下声部或男高唱上声部、男低唱下声部,或是处理成混声时(即男女高在上、男女低在下),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处理成让全体男声唱上声部,让全体女声唱下声部;或者让全体女声唱上声部,让全体男声唱下声部,那就不太妥当了。因为,前者会导致声部超越(就是低音部高于高音部);后者会导致两声部之间的距离超出八度,高低音之间会出现一个很大的空洞。这,恐怕就有违作曲家的本意了!

 

        这个问题,既涉及到对男女声音的认识,又涉及到和声学的基本原理。虽只是出现在极少数队伍里,但,作为辅导员似应引起足够的注意。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声部安排,也就很难得到和谐的歌声。同时,作曲家的作品与演唱队伍及听众之间很需要建立一座桥梁,辅导员应该是这座桥梁中的构件之一。 

  

       3、音色统一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少单位往往不太注意评委们在关注合唱曲的音准、节奏、速度、力度和感情层次表达的同时,还十分关注合唱中的发声方法统一及借此而实现的音色统一与和谐。他们常常放任队员们把自己的习惯、个性和特长带进合唱中去,使唱歌无意中变成了喊歌。这一来,实际上已经犯了合唱中的大忌。因为,没有统一的发声方法就很难实现音色的统一,也就没法实现合唱所必须的和谐。 


        这,也是很难责怪业余合唱团队的同志们的。因为,在有限的业余时间里,谁都想尽快把歌声献给听众,平时既没时间也没人来讲这件事。 

所以,笔者很希望辅导员们在每次练唱之前讲一讲统一音色的重要性,组织队伍进行一小段时间(短到十分钟也行)的发声练习。那怕是只以半音上行到一定高度后又以半音下行练一下某个发声练习曲也好。如: 

  

       1        3  5  3  | 1  —  —  — || 

       咪 

       唔 

       等等………。 


       各乡镇、各单位并不缺乏学过发声方法的人才,他们多半就存在于学校的教师队伍之中,发现并发挥他们的特长很可能会为自己的队伍增色不少。 

这样做,似乎会占用一点点时间,但从长远来看,对音色的统一、对提高队伍的声音质量,将是功德无量的。 

  

      4、排练步骤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尽管不少队伍热情极高,但在如何让各声部既能独立又能正确而尽快地合在一起的问题上,总是感到头痛不已。 


      他们的第一步做法并不为错:就是先让各声部独立进行练习,到有了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再合在一起。但不妥的是:分部练习后立即进入全曲的整体合成。为什么不妥呢?因为,合唱队员们虽学会了演唱自己的声部,但不等于他们理解了他们所担任的声部出现的时机和作用,也不等于他们懂得了各声部的相互关系。而这个问题不解决,必导致后来各声部各自为政。即使担任指挥的同志再三悉心提示,也难融合为一体。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各声部学唱之后,在全曲整体合成之前,插入一个分段合成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任务,就是让各声部明确自己在各段中与主旋律的关系、明确自己出现的时机和作用;同时,也让队员们明白这个段落在全曲中的意义,包括力度、速度和情感等等。这样做,表面上看排练进度似乎慢了一些;但,总比让各声部相互扯皮,导致排练难以进行要好得多。更何况这个步骤还能让队员们品味到作曲家们的高妙手法,提高总体音乐素养呢! 


      在方法上,辅导员们可以以乐段为基础进行段落划分,也可以留意一下作曲家的编配手法,以其手法变换处为段落分界点。继后,即以旋律声部为主导,逐渐引入各个声部;或先合练一下主旋律以外的伴唱声部,而后再加入旋律等等,从而达到上述目的。须知:旋律以外的声部因受和声布局的约束,常有点不太顺口,须多练方可巩固。 

现以无伴奏合唱《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孟卫东编曲)中的一个乐句为例:   

  

       这个乐句专业人士一眼即可看出:其女高承担了主旋律,其男低与男高及女低构成了节奏型的和声背景;当中,男低的奇数音出现在强位上,男高与女低的奇数音出现在后半拍上;句尾用的是填充性应答。在专业合唱队里,这样的段落很可能不必单独排练就可以不出错地合成。而到了业余合唱队就犯难了:在伴奏性质的演唱中,我该“崩”在什么地方?这个“崩”与旋律及与其他声部是什么关系?我这个“崩”起什么作用?能否不用这个“崩”?等等问题必随之而来。而通过采用分段练习的方式,上述疑问只须简洁提示就可以迎刃而解。至于怎样进行口头提示,这里就从略了。因为,辅导员们自会有自己独特的方法的。 

  

       5、纠错问题 


       合唱是一项群体性的活动,在合成排练过程中出点错是正常现象。在纠正错误的时候,辅导员的方法是否妥当,将直接影响队伍的情绪。笔者有时见到:有的辅导员一见有错就让队伍从头至尾来一遍;再出错,还是从头到尾再来一遍。这样做,不仅问题没解决,错处没纠正,相反队伍却疲劳了,厌烦了。其实,辅导员们大可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只须,那一段有错就练那一段、那一句有错就练那一句,而后再与其他段落连起来即可。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而且也节省人力。否则,队员们把嗓音都唱哑了,还如何参加比赛? 


        如果说,笔者所提倡的第三步和第四步会占用一点时间。那么,在第五步上所节约的时间大约是能补回的。而其所得结果也许会更好一些。 


         以上问题,并非全是出现在某支队伍中,也不是出现在所有的队伍里,而不过是笔者在看了不少队伍的排练和演出后产生的一些感想。是否切合实际,极望专家们和同行们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