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工程”是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它着力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运行保障机制,加强文化内容建设和重大文化活动的开展,加大艺术人才培养和文化队伍建设力度。“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试点活动是“春雨工程”的内容之一,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为出发点,以志愿文化服务为宗旨,以文化志愿者为骨干,以各类文化艺术形式为载体,内地省份根据边疆地区文化需求,组织招募相关文化志愿者,分期分批赴边疆民族地区开展“大舞台”、“大讲堂”、“大展台”系列活动,丰富和活跃边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内地与边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增强边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努力推动边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8月29日,一场展现广西大美壮乡风韵的歌舞表演拉开了2017年“春雨工程”——广西文化志愿者内蒙古行的序幕。活动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南宁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呼伦贝尔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承办,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呼伦贝尔市群众艺术馆实施。此次活动历时4天,广西的文化志愿者以“大舞台”“大展台”的形式把文化服务送到呼伦贝尔和呼和浩特,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
作为广西文化志愿者走进内蒙古的首站,29日晚在呼伦贝尔市群众艺术馆举行的承载“一带一路”梦想 两地携手创辉煌 2017年“春雨工程”——广西文化志愿者走进呼伦贝尔文艺演出中,广西文化志愿者为内蒙古群众带来了一台反映广西好山好水、好歌好舞的民俗演出,充分体现了祖国南疆异于北疆民族的独特风情。民歌联唱《醉美广西》以歌曲串烧的形式把《山歌好比春江水》《盘歌》《壮族敬酒歌》等壮族传统民俗歌曲融合起来。演员们载歌载舞,通过互动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壮乡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第五代“刘三姐”——陈春燕和有“广西歌王”之称的彩调剧艺术家马定和共同演唱了音乐剧《刘三姐》的经典片段。此外,文化志愿者还带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弦琴演奏、特技《人偶变脸》等精彩节目。
演出中,广西的温婉秀美,内蒙古的奔放热情在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交融,将两地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话不多说,快来欣赏精彩剧照吧!
呼伦贝尔非遗组合《江格尔赞》精彩的呼麦和民族乐器演奏让观众仿佛身处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
广西文化志愿者《山歌好比春江水》
陈春燕、马定和《盘歌》 歌剧《刘三姐》中的经典曲目
广西文化志愿者《山歌年年唱春光》
广西文化志愿者《吉冬诺》 是瑶族民间叙事歌的一种
广西文化志愿者《壮族敬酒歌》演员们用唱山歌的方式向观众表达我们壮族的热情好客
广西尚乐乐团独弦琴协奏曲《京海情韵》 广西独有的京族特色乐器独弦琴,它奏出的委婉如歌的曲调,有着深邃的艺术魅力
音乐剧《刘三姐》选段 由广西第五代“刘三姐”陈春燕和有广西歌王之称的马定和老师一同演绎
唐克立、朱兴华《美丽南方》 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推出的具有代表性、传唱度高的时尚民歌之一。
叶小莲 特技《人偶变脸》
《鸿雁》 广西著名青年歌唱家袁泉与内蒙古舞蹈家们一同演绎
演出圆满结束,文化志愿者们热情饱满,全情投入,倾力奉献,精彩的节目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喜爱,也让我们为今后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共同促进两地文化繁荣发展提出更高的期待!
图文:郭凯倩、彭知之
编辑:彭知之
审核:韦小海、赵岚、陈春燕